您现在的位置: 淘股票 >> 主力 >> 社保基金 >> 正文

职工医保门诊费用拟纳入报销具体怎么规定?医保报销比例及意见细则

2020/8/27 16:33:02   来源:互联网
    

  8月26日,国家医保局发布了《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,意见表示职工医保门诊费用拟纳入报销,那职工医保门诊费用拟纳入报销具体是怎么回事?报销比率是多少?

  一、职工医保门诊费用拟纳入报销具体是怎么回事?

  自职工医保制度改革以来,我国基本医保制度都是以保住院为重心,为住院提供相对较高的待遇保障。2019年职工医保的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%以上,但也要看到,门诊保障比较薄弱,相对而言是短板。一方面,职工医保实行统账结合,除了有限数量、费用较高的门诊慢特病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、享受较高的待遇保障之外,其他大部分门诊费用主要通过个人账户来支付,另一方面,个人账户没有互助共济功能,无法在人群之间分散费用风险,从而导致门诊费用负担畸轻畸重,大部分健康人群个人账户大量结余,而少部分年老、体弱人群个人账户入不敷出、个人负担沉重。

  据介绍,这次改革的核心举措有3项。第一项就是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,报销比例从50%起步。把门诊小病、常见病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。这是一项新增的医保待遇。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,在门诊开展的一些手术,也纳入统筹基金的报销范围,参照住院报销管理。在门诊慢特病保障机制的基础上,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扩大慢特病的保障。

  同时,医保个人账户的计入办法也将有变化。过去医保个人缴费的2%和单位缴费的30%计入个人账户。改革后,单位缴费部分放到医保统筹基金,不再划入个人账户,而个人缴费的部分仍然计入个人账户。

  除此之外,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也扩大了。之前个人账户的资金是基本医保的一部分,执行基本医保基金的规定。原来只能支付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,改革后,享受人群将从从参保人本人扩大到职工本人及其配偶、父母、子女;扩大支付范围: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,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、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。另外,还将探索用于配偶、父母、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消费。

  “个人账户的已有积累部分仍归个人所有,不受影响。”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樊卫东介绍,改革后,不仅医保待遇不会减,同时也不增加个人缴费。“我们提高门诊保障水平,是通过优化个人账户的结构,增强做大统筹基金,同步扩大基金的保障范围,把门诊小病纳入到保障范围。让老百姓对身边的医疗服务放心、满意。”

  二、职工医保门诊费用报销比率是多少?

  报销比例从50%起步。把门诊小病、常见病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。根据基金承受能力,各地可探索逐步扩大由统筹基金支付的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,将部分治疗周期长、对健康损害大、经济负担重的门诊慢性病、特殊疾病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。对部分需要在门诊开展、比住院更经济方便的特殊治疗,可参照住院待遇进行管理。随着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健全,探索由病种保障向费用保障过渡。

  三、职工医保门诊费用拟纳入报销意味着什么?

  职工医保门诊费用拟纳入报销意味着门诊小病、常见病也将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。

  新政亮点之一:建立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共济保障机制

  覆盖范围:包括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在内的全体职工医保参保人员

  支付范围:普通门诊医疗费用(新增待遇)

  支付比例:50%起步,并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

  支付政策:针对门诊服务特点科学测算,与住院支付政策相衔接

  下一步将逐步扩大由统筹基金支付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,并随着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健全,探索有病种保障向费用保障过渡;同时,门诊开展比住院更经济、方便的特殊治疗,可参照住院待遇进行管理。

  新政亮点之二: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

  在职职工计入办法是:个人缴费计入个人账户,单位缴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;计入水平:个人缴费基数2%以内

  退休人员:计入办法原则上有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;计入水平:基本养老金2%左右测算

  改革后,参保人个人账户现有的钱不变,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的结构更加优化,保障能力更强;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水平提高;当期新计入个人账户的钱减少,用来加强门诊保障;同时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拓宽。

  新政亮点之三:拓宽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

  改革后,享受人群将从从参保人本人扩大到职工本人及其配偶、父母、子女。

  扩大支付范围:从原来只能支付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,扩大到,支付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,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、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。另外,还将探索用于配偶、父母、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缴费。

(责任编辑:梦谣)

    淘股票声明: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,属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商务进行时
每日必读
股市新闻24小时排行
股市导读
热图推荐
关于淘股票 -版权声明 -广告服务网站地图
特此声明: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淘股票无关
www.taogupiao.cn
淘股票 ©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32738号-4